《雜書閱讀》
最近時間像是看不清楚的碎玻璃,一本書比往常看得慢,有時候勾想起某些題目,又會回頭找舊書,這一來一往也就忘了各種會員日閱讀日,對我而言,能停下來翻幾頁書就是過節的感覺了。
給大人的書推薦《小學生快速提升閱讀素養課》!
原本這類看似很工具型的書不是我的菜,然而因為韓國作者主張「讀文學小說也能讓成績進步」吸引我的注意,畢竟我的讀書會就是只帶著小孩讀小說啊!整本書有80%的方法理念與我類似,只差我不是開補習班沒有題庫,很難量化最後的成績而已。
我並不完全贊同以學科進步為誘餌去推動文學小說,但對於作者開發大量題庫驗證這當中的關聯仍然為之佩服,很好,那麼我就再也不用擔心這是我腦海中的推論而已了。
給孩子的書:
→《神奇柑仔店》、《妖怪出租》:日本作家廣嶋玲子已經深深擄獲孩子們的心,因此不同出版社買下不同年段的作品,實在是小朋友們的福氣啊! 《神奇柑仔店》已出到第十集仍長踞排行榜,而《妖怪出租》剛出第二集,補齊低年級孩子的閱讀需求,內容我也很喜歡,從日常生活的各種願望出發,調和些許恐怖的鬼故事氣氛,加上點帶有哲思的結局,相信很多低年級孩子可因此入文字坑。
→《兒子的謊言》是舊書,會翻找出來是因為《給媽媽的深夜日記》,兩本都是寫當年印度分裂的歷史下,國家政權變化帶來的種族衝突,以及對小我(家庭、個人)的生活衝擊。《兒子的謊言》又令我想起電影《再見列寧》,同樣為了親情虛構當前國家現況,讓爸媽活在「不受刺激」的環境中。這樣的勾想蠻有趣的,好像還有一部電影跟史達林有關,我再找機會從腦海中翻找出來。
→《超科少年:愛達、特斯拉》:原本我是不推知識類漫畫的,但是超科少年打破我的原因是,整本書的1/2是精心編輯整理的文字,有別於其他知識類漫畫補充頁面都是像課本的乏味文字,超科少年則是用各種統整的方式補充漫畫沒有說完的事,例如:紙上快問快答、穿越記者會、劇場...等等,閱讀文字時也有看綜藝節目般的趣味想像。
→我正在讀的:
《成為真正的人》是甘耀明老師最新小說力作,喜愛原民文化和台灣大山、台灣史的人絕不可錯過。
《成功的反思》:非常燒腦的書,這位政治哲學家用最精闢的分析,理解了整個世界自以為文明成功卻如何走偏自毀的過程(而且仍正在進行中)